“最近几年,私募行业发展非常迅猛,整体规模最高达到12万亿元,超越公募。但2018年以来,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,私募业也面临困境。”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严弘近日对《上海金融报》记者表示。
“困境来自几个方面。一是资管新规出台对私募业的运营模式形成冲击,要求其由原来的隐性支付、刚性兑付转变为真正净值化为主的资管模式,意味着私募基金需比拼真正的资产管理能力。”严弘进一步指出,“其次,在监管从严的背景下,私募公司如何适应市场变化,在风险控制与行业发展之间找到新的平衡,也是一大挑战。此外,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令私募基金面临融资难的问题,而在资产端受到一定限制的前提下,私募业亦面临投资难的局面。”
在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主办的“高金-瑞威大讲堂”开堂首论暨私募管理与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上,瑞威资本总裁、CEO朱平也表示,“2018年私募业面临的挑战比较严峻,募资难、资产处置难、被投项目选择难,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难题。”
那么,面对困境,私募业该如何破局呢?“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,首先要做好自身资产管理业务。”朱平指出,“值得关注的是,在多元化获取资金的过程中,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,即私募机构自身的征信情况,或者说私募基金的公信力和信息披露很难获得市场认可。在此情况下,私募基金可以考虑上市。鉴于监管部门于2016年底停止了类金融机构在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申请,私募或可以选择在香港IPO。”
“如果要在资本市场上市,有两件事至关重要。”朱平进一步表示,“首先,企业的内控体系要严格,每个环节都要合法合规,经得起检验,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。其次,要摆脱依赖资源不均衡配置或信息不对称获利等传统业务模式。应增强主动管理能力,根据中国经济转型的市场需求创设新型的基金产品,并通过资本和行业整合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。私募管理人要沉下心来,做长久、踏踏实实的管理人。”
“我国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,在长期资本缺失的情况下,需要私募机构找到自身特点,聚焦特定领域,做深做扎实。”基石资本总裁徐伟对《上海金融报》记者表示,科创板或将于2019年上半年推出,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机遇。
此外,有专家指出,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,也是目前私募基金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。
(文章来源:上海金融报)
1月28日亚市盘中,美元指数继续承压,最新报95.70附近。有分析认为,美元与其他相比表现仍较好。就美元走势而言,
据天弘余额宝的2018年第四季度报告,截至2018年12月31日,其管理资产规模已从2018年一季度的16961亿元人民币的峰值下
随着春节假期临近,自驾出游或返乡的车主激增,为此,多家险企开展行动,保障车主们春运期间出行安全。 平安春
精华推荐
深度文章
2020-03-28
2020-03-06
2020-01-07
2020-01-07
2020-01-07